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阳光中招网 > 中考资讯 > 备考 家长课堂

父母必读:怎么样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来源:www.fyrzjs.com 2017-11-01

中考家长课堂

每一位父母深思我们的过去,有没做过以下的事情:
1、当众批评孩子。
2、常常用自己年轻时的历程教育孩子。
3、总对孩子说我们的付出全是为了他(她)。
4、常常依据我们的标准给孩子定目的。
5、把物质刺激当成勉励孩子的要紧办法。觉得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常常出去玩。
7、常常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
8、当爸爸妈妈的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9、总感觉孩子不懂事,不与孩子说心事。
10、觉得孩子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
以上的十点是我在十八年的教师经历中所面对的父母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我不敢说在座的每一位父母都如此做,但或许大家会不经意也如此做过,包含我,过去对孩子说,我们的付出全是为了她;也常常依据我们的标准给孩子定目的,从来没考虑孩子的实质和能力。或许我是一位老师,在工作上大家常常要深思,因此也培养了习惯,在家庭教育上也掌握了深思,过去深入地想过我们的付出全是为了孩子这个问题。我当时如此说目的只有一个,是让我们的孩子感觉到自己工作非常辛苦,期望孩子能领会,可以好好念书。可是孩子哪会了解,由于她根本没工作辛苦的生活经验,根本没办法去领会和感受,而且还会觉得,自己是否多余呢,是否由于自己,父母才会这么辛苦呢?在座的父母,大家真的要好好想想,大家的付出真的全是为了孩子吗?我觉得不是全为了孩子。假如说有,只不过一小部分,主如果为了自己,为了生活。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础,而且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影响的时间更长。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孩子是国家的期望。大家站在家庭的个体来看,孩子是家庭的期望,我感觉最好理解一点。孩子健康成长,给家庭带来欢乐,反之,孩子出现问题,会给父母带来烦恼,甚至是痛苦。抓好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了家庭创造幸福。然而,家庭教育毕竟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有我们的特征和规律,下面,我主要结合我们的家庭教育历程与大伙谈谈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主要从两个大方面与大伙进行交流:一是父母本人如何做才合格;二是怎么样培养孩子你才合格。
1、父母本人如何做才合格
第一,父母要有严谨的生活方法。我想请问在座的父母,孩子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嗯,有不少父母会说,是什么婴幼儿园,或者怎么说小学。如此的回答都是错的,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环境好,并非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我过去有这么一个学生,天天早上上学,浑身脏兮兮的,我一问:你母亲呢?他说是:母亲昨晚去打牌,一个晚上没回来。多么可怜的孩子啊!或许如此的父母家境好,收房租收到手软,不愁吃、不愁穿,不需要上班,孩子上学后自己睡大觉。如此的父母,大家想想都了解,他的孩子会听他的吗?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心理会完善吗?孩子能培养好的习惯吗?回答是相反的。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我们的言行,注意我们的教育方法。大伙有听过《首相与囚犯的故事》吗?都是关于分苹果的。囚犯说,小时候有一次,母亲买了不少苹果,在这类苹果中,有一个个儿特别大,颜色特别红的苹果,他跟他的兄弟都争着要这个大苹果。他的母亲非常生气,说:你们如何能这么自私呢?都想要大的,应该把这个大的留给其他人才对呀!如此才是好孩子!男生听完,立刻改口道:母亲,我要这个最小的,这个大的给弟弟们吧!这个女性听了非常感动,把男生搂在怀里,并把这个最大的苹果奖给了他,由于他才是好孩子。囚犯回忆说,我撒了谎,却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将来我掌握了用各种欺骗的方法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首相的故事开始也是一样的,也是分苹果,不一样的是,当孩子们都争着要那个最大的苹果时,他母亲将这个苹果举在手里,说:这个苹果最大也最美味,你们都想要,这个非常不错,但苹果只有一个,只能给一个人!如此吧,花园里长了不少杂草,我把草地分成几份,你们每一个人一块,哪个先把杂草拔完,哪个就能得到这个苹果!结果,首相最早拔完,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这个苹果。从那个时候,他就了解,想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需要付出劳动。因此他一直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丝毫懈怠,才获得了今天的收获。
同样是分苹果的故事,不一样的是两位母亲的教育方法,结果致使孩子不一样的生活。
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年龄已经大了,而且又可以赚钱,学习只不过孩子的事情,自己学也没用。这种看法也是错的。大家作为父母,应该与孩子一同成长。成长,不是孩子们的专利,大家也需要成长。我有个侄他,今年三十岁了。他小时候,父亲当司机,跑湖南做买卖,改变了家贫穷的生活,那个时候孩子才十岁,他对爸爸说:爸,你好伟大!孩子二十岁时,买卖难做,干脆不做了,孩子对爸爸说:爸,你还可以!由于爸爸没做买卖,有大把时间闲着,就每天去打牌、玩。当孩子三十岁时对爸爸说:爸,你没文化真可怕!你们看,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由于孩子在成长,而父母没成长。因此,我想,为了孩子,父母也应努力成长。也只有如此,大家才能永远拥有合格父母这个证书。
2、怎么样培养孩子你才合格。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自从1994年师范毕业以来,在这个职位上整整工作了十八年。我喜欢教书这一职业,十八年来,我一直以火一样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吃苦耐劳地尽最大努力地当一名父母认可的老师。过去有朋友对说,你不要为了其他人的孩子,伤了我们的身子呀!这句话是对我工作上的忠告,同时也提醒我不只只不过为了学生,还要为了我们的孩子。工作上再忙,我从来没忘记自己是一位父母,女儿同样需要我。俗话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要紧的意义。
想当年我之所以能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师范,当一名教师,其实我父母有非常大的功劳,他们让我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我爸是一位教师,由于当时教师薪资低,单靠父亲一个人的薪资很难维迟全家老少的生活,于是放学后还要跟母亲一块去干农活。俗话说:没钱人家孩子早当家。这话说得可真没错,我五六岁就已经掌握做饭了,父母干完农活回家,吃饱饭。晚上由于家穷,没电视,当时一条村只有这么几家有香港客的才有电视。那样晚上,我和弟弟两轮流念书,就是父母的乐趣所在。在我印象里,总记得父亲竖起大姆指说,你真乖!就这三个字使我从小懂事,看到父母天天辛苦地在田里忙活身影,也看到父母为大家操技巧额头上一天比天多的皱纹,我默默地下定决心,必须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不要再让他们操心,我要照顾他们一辈子。我目前虽不是什么大人物,更不是什么千万富翁,但我是一个好人,能让他们放心、安心。其实直到我女儿出生,我才真的了解当爸爸妈妈的一片苦心。试问大家的孩子如何会了解呢,所以大家不可以责怪孩子不知道我们的用心良苦。大家只可以尽我们的最大努力用心教育孩子,让孩子掌握做人、懂得感恩,培养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一)让孩子掌握做人、懂得感恩
掌握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如何才算会做人呢?第一,让孩子掌握关心长辈,孝顺长辈。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里一个教育片:父亲用竹篓背着年迈的爷爷,送到山上让他自生自灭。然后回来的路上,儿子把用来背爷爷的竹篓捡了回来,父亲问他:你捡这个做什么?儿子说:等你老了,我也用这个来背你呀。父亲听了儿子的话,捏了一把汗,立刻跑回山上把自己父亲背回家。这个故事,我小时候看过之后一直印象很深刻。这说明家庭教育是个复制的过程,你如何对待爸爸妈妈,孩子就如何对待你一个人。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大家都有爸爸妈妈,他们为了养育大家,为了生活,头发已经花白,已经没工作的能力,甚至常常会有病痛,大家不可以够由于如此,去嫌弃我们的爸爸妈妈,大家应该孝顺他们,对他们愈加体贴、愈加关心,所有这类,都是非常不错的教程,孩子是有目共睹的,等你老了,也会像你那样对待我们的。我女儿今年12岁多了,我为了让她孝顺我,我也做了榜样。每逢要紧节日,或者是爸爸妈妈的过生日等,我都会买些礼物、给点钱表点心意等等,这时,我都会把女儿带在身边,让她看着领会着老人家那种高兴和幸福。事后,我会跟她推荐我如此做的技巧,我对她说:看到自己爸爸妈妈高兴,自己花点心思,花点钱,都值。等父母老了,你也要常回家看看,知不知道?那个时候,她说:嗯!我会的!大家两只手一直拉着,从她的手心里感到一阵暖流输进我的心窝,我相信,同时也期待着女儿对我的孝顺,对我的关心。当然,生活活在世界上,身边不止是亲人,还有同事、朋友等,我会常常跟她聊工作上的事儿和日常的事,把我们的做法和她交流,让她从事上明理,了解互助互爱。


孩子虽然小,但她懂事,有不少事情都了解是对还是错。有时我没把她当孩子看,常常拉着她的手在花园散步时,谈谈我们的心事、家事、工作事,把我们的切身感受说给她听,无论高兴还是不高兴,甚至流泪的事情,我也会跟她说,孩子成了我的知音。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感恩。
关于让孩子掌握做人,我前一阵子到顺德参观学习,有一所叫翁佑学校,墙壁上挂着关于道德底线的四句话,我把它抄了回来,送给了我的女儿:虽然不可以为学校增光,但绝对不为学校抹黑;即便成不了栋梁之材,但绝不可以风险社会;即使当不了出色学生,也应该做合格公民;尽管做不了好人好事,也绝不可以去干坏事。
(二)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
有个教育家过去如此说,好习惯对孩子来讲是命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必须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下面我主要从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与大伙交流一下:
1、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此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得是一家外企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有不少面试者去参加答辩考试,一个个考下来,虽然对答如流,但都没被录取。轮到最后一个人了,他走进房门时,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个纸团,有卫生习惯的他非常自然的捡起纸团放到纸篓里。这个时候,考官说:请你看看捡起的纸团。这位面试者打开纸团,只见上面写着:热情欢迎你到大家公司来任职。后来这位面试者成为一家大企业的总裁。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大的福音。在叫人无限感慨之际,大家可以得出如此一个结论:好的习惯,简直就是无限的财富!
生活是生活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只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含道德、作息、饮食、卫生等习惯。大家要依据孩子不一样的年龄阶段,适合地为孩子定些规矩,如:六岁前,可以需要孩子玩具玩完后需要放回原处,到朋友家玩不可以把其他人的东西拿回家,看电视、打游戏时间不可以过长;1、小学二年级,大家可以教育孩子,学习用文明礼貌用语,如你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等;3、小学四年级可以让孩子渐渐培养自己整理和整理房间的习惯;5、小学六年级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煮饭、晾衣服等等。
其实,除去与孩子一块定规矩以外,大家作为父母,也应该从自己做起,需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能做到。这就需要大家改变自己。大家作为成年人,都了解外面的世界魅惑不少,大家没一个人不喜欢去玩。就拿我来讲吧,我性格比较外向,喜欢玩、喜欢打牌、看电视、逛街购物太多了,但自从结婚有了孩子后,我跟孩子的父亲都有个一同的目的,要好好地教育好孩子,要给孩子一个榜样,要让孩子有个好的家庭环境,我变了。我把所有可以影响孩子成长的不好的习惯全扔了。由于我了解每天去打牌,每天不在家,孩子会如何想,你叫他不要看电视,要多看书,不要到处乱跑,你感觉他会听吗?可能你在的时候,他会装模作样地给你看,等你一转身,电视机、游戏机一块开攻。反正各有各的精彩。我不是需要每一个父母都不去玩,不去打牌,大家要有个度,不可以太过分。
2、孩子学习态度的培养
好的学习态度对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非常大的影响,与孩子能否成材有着直接有关。
我的女儿今年十三岁,是一位初一学生。她非常出色,每一次在其他人面前都非常骄傲夸奖她:我总不需要担忧孩子的学习,她独立能力强,学习自觉主动,目的明确,学习成绩出色,有肯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长辈总有说不完她的优点。孩子十三年成长过程中的确凝聚着大家做爸爸妈妈的一番心血,当然也有不少困惑。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保母看管,对孩子错爱、溺爱,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甚至说谎说作业做完了。所有这类现象,对于作为一个老师的我是很知道,而且是件担忧的事儿。为了不让这类现象落在我女儿身上,在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想尽方法,终于成功了。女儿在我所在小学就读,我没由于我是位老师,就不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每一天,我都会问问老师孩子在校的表现,是不是认真听讲,做到心中有数。放学了,我会豪不吝惜夸奖她:听老师说,你上课好认真,而且能大胆举手发言呢!说完我都会蹲下身来拥抱着她,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屁股。我感受得到孩子当时是享受着母亲对她的那一份爱,她是多么的高兴,那一瞬间,大家之间没隔膜。


孩子是我的,我没理由让老师由于女儿的进步而给她作出任何物质上的奖励。我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想要什么,于是就与老师交流好,把孩子喜欢的本子或者故事书买好放在孩子班主任那里,并叫班主任写上寄语,让老师找准机会奖给我女儿,当然不可以给别的同学了解。当孩子每一次开高兴心地拿着老师奖给她的礼物又蹦又跳地来找我的时候,她高兴得连说话也打结巴,其实我心里非常了解这是啥事,但每一次都装傻听她把话说完,竖起大姆指说:我的宝贝真棒,嗯太棒了!慢慢地孩子感觉到老师对她的爱,而她的在校的学习态度也慢慢地培养了。
其中,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的培养,还有一个诀窍,就是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老师的不是。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做尊师的榜样,最好不要对老师作出否定性的评价。这不是由于我是一名老师,才如此对你们说。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件小事,由于父母对老师的态度,针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对老师的情感。你们试想一下,当孩子不喜欢老师,他又如何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呢!作为父母,当你对老师有哪些不认可,你可以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交流,达成共知。由于亲其师,才会信其言。
教育孩子的事儿,真是件烦事,大家要掌握与孩子交流,知道孩子,方可对症下药。大家作为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力求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在合格的基础上,使自己不断出色,才能有效地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相关文章

热点专题

  • 备战2015中考父母考生必须具备心态
  • 中考父母应该防止的5个误区
  • 中考父母成功公式必读三步

[中考家长课堂]毕淑敏新书:母爱的级

[中考家长课堂]父母经验:儿子,我和